近年來,河北省以實施“數商興農”工程為牽引,不斷夯實“快遞進村”工程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在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淘寶鎮、淘寶村達到284個和734個,分別位居全國第3和第5位。根據《河北省電子商務“十四五”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省農村(縣域)電商零售額預期達到1610億元。
“2個小時內,就有7000多人進入直播間,訂單額8000多元。”在河北省順平縣“沐堯順平農產”的直播間里,電商達人高強一邊向粉絲推介家鄉特產黃油桃,一邊向記者介紹直播帶貨的“成果”
順平縣是全國聞名的“桃鄉”,全縣桃樹種植面積14.5萬畝,年產鮮桃28萬噸。為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該縣大力發展電商產業,逐步實現了從產地批發向“互聯網+大桃”等銷售方式轉變。2022年上半年,該縣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1.75億元。
河北省不斷完善農村電商配套政策,增加農村物流配送站點,推動農村電商穩健發展。目前,已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覆蓋率達100%。
河北省涉縣以特色農產品為支撐,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培育壯大“智慧+”消費,形成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互通的物流體系,助力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土山貨變成了香餑餑。截至目前,已配送銷售雞蛋11萬多斤。
結合自身傳統優勢,河北各地深入挖掘具有地區特色的農特產,如趙州雪花梨、涉縣核桃等,重點培育區域特色產業品牌,積極發展社區電商和跨境電商。河北省興隆縣利用“興隆山楂”“興隆板栗”等品牌塑造林果形象,實行農業訂單式購銷模式、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帶動萬余戶農民實現增收。
發展電子商務,人才是保障。河北省相關部門積極組織開展農村電商普及和技能培訓,調動返鄉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退伍軍人等參與農村電商的積極性。(記者 郭慶敏)
上一條:“八方助農”銷售農產品53億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