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8.7%,增速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個百分點。電子商務成為激發市場活力和潛力、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引擎,并呈現出一些亮點。
其一,數字、綠色、服務等新型消費驅動效應逐步顯現。網絡零售方面,1月份至7月份微單相機、智能家居系統和手機分別增長22.5%、20.9%和15.5%,重點平臺網絡服務消費增長20.2%。與傳統領域消費相比,電子商務領域消費能夠更好發揮新型消費的深度融合性、配置高效性、循環暢通性優勢。通過推動線上與線下、業態與場景的融合發展,形態更加多樣、方式更加便捷、理念更加綠色的消費場景和消費模式得以催生,更好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定制化消費需求,促進消費端與生產端良性互動,有效推動電子商務業態迭代和模式創新,從而為培育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供重要支撐。
其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釋放市場潛能。商務部數據顯示,7月份,主要電商平臺電視、洗衣機、冰箱以舊換新銷售額增長高達92.9%、82.8%和65.9%。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正在加快推動電子商務領域更多應用場景落地,電商領域消費潛能被進一步激發。第六屆雙品網購節期間,全國網絡零售額增長了12.1%。此外,在“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電商平臺的樞紐作用也更加凸顯。
其三,“絲路電商”等國際合作機制為電子商務拓展新空間。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絲路電商”拓展了國際經貿合作新空間,為電子商務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目前,我國已經與31個國家建立了雙邊電商合作機制,上?!敖z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共塑規則、共享市場、共建能力”取得新進展,26個“絲路電商”伙伴國國家館展銷各國商品超過1.5萬余種,中國企業電子提單解決方案首次獲國際航運企業采用。電子商務企業也不斷強化與海外市場的對接,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
接下來,要從加快數實融合、塑造高質量產業、完善監管體系等方面入手,放大電商的消費驅動效應,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
加快數實深度融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能力。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對產業鏈價值鏈重構的引領作用,鼓勵電子商務企業挖掘用戶需求,推動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生鮮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促機制,積極培育全球品牌。支持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創造更具視覺沖擊力的內容表現形式、對消費者更加友好的交互界面,快速捕捉和精準識別消費需求,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協同創新和互促發展。
鼓勵模式業態創新,塑造高質量電子商務產業。引導電子商務企業提升專利化、標準化、品牌化、專業化水平。支持各類企業運用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3D打印等新技術構建形式多樣的線上消費場景,探索人機互動新模式。大力發展智慧零售,支持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廣自助終端、電子價簽、智能貨架、彈性供應鏈、溯源系統等實體門店數字科技。
健全監管制度規則,優化電子商務發展軟環境。完善市場準入規則,合理界定政府、平臺、商戶、消費者、主播、MCN機構等責任和義務;推進電子商務新領域新業態標準化建設。推動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加強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在新型消費領域開展消費教育和消費警示,加大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力度。(王丹、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