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以“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為抓手在全省培育打造51條特色商業街區,宿州市碭山縣80后電商創業殘疾女孩李娟入選全國自強模范,蚌埠市固鎮縣“農糧驛站”平臺以電商帶動規?;⒂唵问睫r業生產的模式入選“全球110個最佳減貧案例”……引導消費升級、助力電商扶貧、打造農村商品流通體系、推動生活服務業提升,“十三五”以來,安徽省著力擴大消費、促進流通現代化和供應鏈體系建設,內貿流通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加強平臺載體建設打造農村商品流通體系
“安徽省注重平臺載體建設,一方面,搭線上平臺,引導消費升級,帶動省內優質特色產品銷售;另一方面,抓線下街區,提高商業質量、打造智慧街區。”安徽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
“以展促銷,以銷促產”,安徽省謀劃舉辦了“皖美”系列線上活動,針對汽車、家電、餐飲等重點項目,組織開展“皖美好車”“皖美家電”“皖美徽菜”“皖美好物”等線上促消費活動。2020年4月的線上汽車促銷活動匯集了安徽省448家汽車經銷商、78個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443個新款熱門車型。據了解,持續了兩周的活動共吸引線上訪問達190.2萬人次,成交車輛5835輛,成交金額達9.4億元。
同時,以商務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作為重要抓手,安徽省培育打造特色商業街區,并有省級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各地提高商業質量、打造智慧街區;利用步行街人流量大、品牌集聚、店鋪眾多、渠道融合等優勢,舉辦“出口產品轉內銷活動”“安徽老字號產品展銷”等具有商務特色的活動,將品牌建設與促消費工作有機融合。
同樣,在農村商品流通體系打造方面,安徽省也堅持兩手抓,一方面,抓線下體系;另一方面,抓線上渠道。
安徽省在省內18個縣(市)實施農村商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推動縣、鄉(鎮)、村商品流通網絡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激發農村消費潛力。試點工作累計建設商貿中心150余個、配送中心9個、連鎖直營店521個,項目覆蓋210個鄉鎮、近1000個行政村,受益農村群眾超千萬人。
安徽省還將農村電商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自2017年以來,安徽省每年安排1億元政策資金推動“工業品下行,農產品進城”。目前,安徽省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縣(市、區)已實現電商公共服務基本覆蓋;累計培育農村產品上行超過1000萬元的電商企業272家、上行超過100萬元的品牌436個;創建省級農村電商示范鎮220個、示范村743個;培育“電商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等利益聯結模式項目500余個,受益群眾超過10萬人。
培育新型流通方式注重生活服務業升級
“十三五”時期,安徽省實施了“電商安徽”建設,推進電子商務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普及應用,電商經營主體成長到50多萬家,預計網絡零售額將從2015年的659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25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
除每年聯合電商平臺舉辦安徽省網商大會,打造百佳“好網貨”外,安徽省還針對電商發展新趨勢,組織開展電商直播大賽和“電商直播年”活動,組織一系列電商直播促銷活動,支持優質特色產品參加知名頭部主播開展的直播帶貨活動,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依托商務部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和省級商務誠信公共服務平臺,安徽省推進“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家政行業管理體系”建設。目前,安徽省已審核通過家政企業314家,錄入家政人員信息9.3萬人,通過人臉識別2.08萬人。同時,創新開展安徽省家政服務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對錄入平臺的家政企業和服務員進行全面評價,建立家政企業和家政服務員紅黑榜,實施獎優懲劣。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起,安徽省還開展了商貿服務行業技能競賽,以提升服務技能,增強行業自信。
安徽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從四個方面著力,進一步提升內貿流通發展質量和效益。一是著眼于提高國內大循環效率,推進區域、城鄉、線上線下三個“一體化”,建設覆蓋全國(區域)、統籌城鄉的現代流通體系,加速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區域乃至全國大市場順暢流動;二是著眼于提升流通主體發展實力,實現變多、變大、變全、變新,提升農村主體發展質量;三是著眼于改善民生服務,一手抓市場供應保障底線,一手抓提升生活服務質量,滿足廣大群眾的服務需求;四是著眼于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進內外貿融合,構建開放的市場流通渠道,提高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推動國內國際市場銜接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