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張瑞,今年33歲,1990年出生,2013年來到北京上學畢業后就留下做了“北漂”。然而在北京的幾年里,一份商業地產招商的工作并沒有給張瑞帶來成就感和歸屬感。2019年4月,張瑞離開北京回到家鄉,邊做手工邊與父母一起經營果園。在這四年里,他將播種、嫁接、開花、結果等一系列有關果樹成長的3000多個視頻剪成一部部紀錄片發布在網絡平臺上,展示了果樹的成長、鄉村的風景以及農民的勞作,并通過這種方式為當地村民進行帶貨銷售,現在每年可以成交幾萬單。
5月11日,筆者輾轉找到山西運城市夏縣瑤峰鎮下埝底村正在家上傳視頻的張瑞。他長得有點黑,性格靦腆,不善于言談,但是談到培育杏樹卻是滔滔不絕,很顯然他已經從四年前的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
談到回鄉創業,他心平氣和地說:“自己就是種地,也就是嫁接了電商平臺做了點銷售而已,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安贿^,哎……”張瑞吞吞吐吐地說道:“連續三年疫情加上氣候影響,這幾年果子減產,收入不是很穩定。尤其是今年杏樹花期被凍,再加上氣溫不穩,原來畝產5000多斤的杏,今年估計只能產1000余斤,光靠杏的銷售,估計今年就只能保個本,利潤所剩無幾?!?
但當問起他會后悔嗎?張瑞回答:“不后悔,我覺得自己就是種地的,把地種好就是自己的愿望。”四年間,張瑞把自己完全置身于農村生活里,認真地拍著視頻照片,辛勤地經營果園,忙碌地處理杏子售賣和售后服務,雖然生活很艱辛,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卻過得很充實、很有成就感。
今年,由于夏縣氣候原因,杏樹整體減產,很多農戶果子都顆粒無收,張瑞卻對生活充滿希望,他說:“我們要求很簡單,其實就是收入好點?!苯涍^四年的努力,如今的他已經通過電商完全實現了養活自己。因為張瑞不善于言談和交際,反而覺得電商倒是挺適合自己的,所以就打算堅持把這件事做好。
創業之路布滿荊棘,只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才可獲得成功,但是如果我們知難而退,那就會前功盡棄。像張瑞這樣回鄉創業的青年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堅韌不服輸的精神,在廣大農村開辟了自己的廣闊天地,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致富了鄉里。(尹智慧)